【#編輯OOXX】
前陣子因為疫情嚴峻,除了街上冷清之外,家中也因此少了串門子的鄰居和每週都會來看母親的阿姨,這對同住的阿嬤來說完全無法習慣。漸漸地我們發現阿嬤的話變少了,每到吃飯時間,就說自己吃不下、不想吃,可是不吃胃裡沒食物反而會導致胃痛,更是棘手啊!
一開始全家人想破頭都想不到解方,後來才知道阿嬤是因為都沒有人來看她而鬱鬱寡歡。知道原因之後,我們也決定在吃飯時間與阿姨線上連線,讓阿嬤可以一邊吃飯一邊跟螢幕前的女兒聊天,開始實施這個方法後,阿嬤也多少願意吃點飯,心情也有比較愉悅。(雖然直到現在,阿嬤還是不懂為什麼蔡總統不讓女兒回來看她啊!)
這也讓我想起陳乃菁醫師《「#這樣安排是為你好!」》裡面,寫到一位不願意將鼻胃管移除、堅持整天躺在床上的老太太,即使醫師評估她是可以移除鼻胃管,也可以坐輪椅到外面曬曬太陽,她還是一口回絕,說著:
「這樣插著鼻胃管,可以的。」
「我躺在床上,等大家來看我就好。」
也因此發現老太太種種行為的背後,都是為了「討愛」,因為她發現只要戴著鼻胃管,孩子們就會照三餐回來看她,只要整天躺在床上不下床走路,孩子們就會回來照顧她的起居⋯⋯
很多時候我們只覺得老人家就是固執、不聽話,導致很多事情都打著「我都是為你好」的名義,而忽略了長輩的需求,而陳乃菁醫師也溫柔提醒每個長照家庭:「長期照護就像一堂全家共同參與、一同成長的課程。」只要我們願意多一點耐心與老人家解釋、多點細心去理解長輩行為背後可能的原因,才能讓長照這條路走得更穩、更安心。
別忘了,尊重和將心比心,才是對長輩最好的照護,誠摯推薦這本受用好書給每個長照家庭。
(zx)